Nothing is true, everything is permitted。
以上这句“箴言”,就是《刺客信条》系列中被历代刺客所尊崇的人生座右铭。这句话可以通常被翻译成 “万物皆虚,万事皆允”,听上去就是那样闪闪发光,逼格满满。因为这句话同时具备西方深刻的理性思维和东方浓浓的神秘禅意。实际上这句话并非《刺客信条》首创,而是来自Vladimir Bartol于1938年创作的的小说《鹰堡》一书中的扉页内容,同时被借鉴的还有该小说的整个故事大纲和背景资料,这些都是《刺客信条》系列诞生之初的灵感源泉。虽然这位伟大的斯洛文尼亚作家早已驾鹤西去,但若是得知《刺客信条》系列已经衍生出了将近10部作品、7部小说、2部动画、1部电影,俨然变成电子游戏年货类作品的话,他也许同样会笑着说到:都是扯淡,爱咋咋地!(另一种翻译~)
强大的美女效应
将各代作品参差不齐的游戏体验先搁置一边,单说《刺客信条》系列的预告片素质,若用“完美精彩”、“让人跃跃欲试”的字眼来描述,应该显得毫不夸张。其中规律化的元素是“鹰”-----这个天生高冷的生物,在预告片中几乎从不缺席,它凌厉的眼神和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潇洒姿态,不断的暗喻着《刺客信条》中各类炫酷、勇猛的刺客主角。加上醇熟的镜头运用,精准的混合剪辑手法,再来上一首或是空灵神秘或是磅礴悲壮的主题音乐当做背景,一部不到5分钟的预告片便变成了一支作用极大的强心针,使玩家的血液如同被点着的汽油一般即刻燃烧起来。
Jade Raymond(制作人)和Patrice Desilets(创意总监)
但预告片本身仅仅是起着“吸引眼球”的作用,它离“用手掏腰包”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,譬如《死亡岛》初代时放出的那段被称作“史上最文艺”的预告片面市之时,几乎所有的玩家都予以高度评价,但最终其游戏本体却被被喷成了“令人大失所望”的结果。所以,Jade Raymond,这位《刺客信条》制作人非常合适的出现在了镁光灯之下,更加耀眼的是她头上还顶着个“美女”的光环。这当然是育碧棋高一着,高明到媒体和玩家对《刺客信条》发售期间的2次跳票几乎毫无微词。而与此同时,“Jade Raymond效应”却在不断的发酵,玩家在社交网络上为了Jade的血统相互大打嘴炮,媒体则不断的深挖这这位美女的所有生活的经历和工作履历。当然,育碧也没闲着,时不时的发布几张大美女的独家照片,美其名曰“工作照”,虽然照片中的Jade Raymond总是笑容迷人的面冲镜头,身旁连部电脑也没有……
这一切带来的结果是《刺客信条》发售后2天之内便宣告“严重缺货”,完全可以称的上是“刺客纸贵”,即便《刺客信条》初代的素质并不那么出色,甚至游戏过程太过重复像个半成品,但其销售额依然可以让育碧眉开眼笑。而且,这种“名人效应”还发扬光大到了2代,比如育碧的老板Yves Guillemot在回应有关《刺客信条》的两极化意见时先是回答道“有些玩家可能不喜欢该作的某一方面,但《刺客信条》毫无疑问为冒险游戏带来了新气象。”之后,又神秘兮兮的补充:“我将Jade视为技巧娴熟且非常有创意的制作人,她正从事一个新项目,但目前揭晓的时机还不成熟。
好吧,Jade Raymond赢了,《刺客信条》也赢了,虽然其初代素质欠佳,但依然成功的开辟了一条“品牌化”的康庄大路。
路越走越远≠路越走越宽
实际上,Jade Raymond并不是虚有其表的绣花枕头,《刺客信条2》的巨大成功,是这一点最有力的说明。对于该作以及其两部兄弟作品所组成的史诗三部曲,堪称游戏史上最成功的三部曲传奇了,带给了太多玩家跨越时代的震撼。
而在这份震撼之外,我感概的则是《刺客信条3》竟然会受到恶评。是的,我用了“竟然”这个字眼,因为该作失败的有些不可思议。本作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,某种程度上说,这个时段很适合《刺客信条》这种带有“轻量潜入要素”的游戏,因为“敌后游击战”可以理所当然的成为核心游戏机制,而实际上主角武器和身份的设定也都是围绕这个主旨来完成的,即便预告片演示的那种“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”的做法和“游击战”风格有些不搭,却也证明主角是个“智勇双全”的神人。
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:刺客信条:枭雄专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