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页:吴国-顾雍
展开No.31 寡默丞相 顾雍
顾雍,字元叹,吴郡吴县人。少时受学于蔡邕,孙权领会稽太守,以顾雍为丞,行太守事,安定郡县。数年后,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。黄武四年(225年),代孙邵为吴国第二任丞相,为相十九年,多有匡弼辅正之词。赤乌六年(243年)十一月去世,谥肃侯。
顾雍是吴国任职时间最长的丞相,如果不算第一任任期很短且被演义忽略的丞相孙邵,顾雍可以认为是吴国的第一任丞相。顾雍这个人值得今人好好学习,特别是公职人员,因为纵观整个三国时期,论做官和做人水平,可能没人比得上顾雍了。
今天借着顾雍,来聊聊东吴的历任丞相
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,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。这一点从吴国历任丞相的选拔和结局就能看出来。由于孙权的强势,东吴的丞相自然不可能像诸葛亮之于蜀国或者说曹操之于汉朝,东吴的丞相更像是为了确立帝国体制而不得不设置的一种官署符号。
第一任丞相:孙邵
作为第一任丞相,孙邵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打张昭脸。话说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,大封功臣,只有丞相是空缺,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,都拱手说恭喜恭喜,预祝将登丞相大位,张昭也自信满满。不久任职通知公布,大家都傻眼了,丞相叫孙邵。这可是孙权称帝后第一任大管家,但好多人还搞不清楚,这是谁啊?他确实没有什么名气,在北方时曾担任过大名人孔融的秘书,孔融称赞过他有"廊庙才",也就是国家的栋梁。后来跟着刘繇到了江东,追随孙权后担任过庐江太守。这样的人在孙权阵营一抓一大把。孙权的用意很简单,就是告诉张昭:老子宁可用个无名小卒也不用你这个老家伙,后来张昭还想再宴会上辩驳,孙权冷冷的说了一句:"如果听张公的话,我们就要到别人那里要饭了。把张昭给吓得"大惭,伏地流汗"。张昭意识到孙权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儿了,于是很知趣的告老还乡了。而孙邵呢,担任丞相三年,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,甚至连三国志都没有给他立传,就无声无息地去世了,果真就是为打张老先生的脸的存在啊。
第二任丞相:顾雍
第二位就是东吴的好干部,顾家的好爸爸,人民的好儿子顾雍同志了。丞相这位置,顾先生一屁股就做了十九年。
顾雍小时拜蔡邕为老师,就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,学习弹琴和书法。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,沉默寡言。他被孙权提拔为尚书令的时候,他回家也不说,正常上下班。家人毫不知情,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。他越是低调,孙权对他越是尊敬,越是信任。他平时不怎么讲话,但开口必说到要害处。孙权感叹:顾君不说话,只要说了言必有中。孙权遇到棘手问题,就会派中书郎到他家里去请教。顾雍如果是赞成孙权的意见,就会请中书郎吃饭,反反复复研究这个问题,然后客客气气地送他离开;如果不赞成孙权意见,就不请中书郎吃饭,也闭口不言。所以每次中书郎回来后,孙权就问:顾雍请你吃饭了吗?正因为他小心谨慎,从来没有当面顶撞过孙权,太太平平做了19年的丞相。顾雍死后,孙权身着孝服前往祭吊,谥号肃侯,前文也说了,他是吴国唯四的拥有谥号的官员。
想想今人,往往一开口就会说: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。其实从另一角度理解,就是一种缺少修养的借口罢了。性格决定命运,这话一点也不假。
第三任丞相:陆逊
陆逊是浴血疆场的人,自然不会像顾雍唯唯诺诺,而且他战功赫赫,名望又高,信念就是"武死战,文死谏"。习惯了讲话很冲,直来直去,不会顾及到孙权面子。孙权对他这种"一根筋"虽然明里不说,但却也不怎么喜欢。他任命陆逊做丞相,但一直没让他回建业,始终驻守在武昌。名义是上游的位置太重要了,离开了陆逊不行。实际上是要他远离朝廷,眼不见为净。
不久,陆逊又卷入两宫之争,孙权终于抓到了他的把柄,也是担心他威望太高,子孙们控制不住他,给他扣上大量莫须有罪名。狡兔死、走狗烹,陆逊无以辩白,忧愤而死。陆逊的丞相生涯也就区区两年而已。
第四任丞相:步骘
步骘前文也分析过了,性格特点是比较宽厚,喜怒不形于色,不论是对谁都特别恭敬,衣饰、居处简单朴素,平时手不释卷。属于孙权欣赏的人。但是他担任丞相时间炒鸡短, 8个月后就死了。
第五任丞相:朱据
朱据长得帅,文武双全,屡立战功,孙权把他当作吕蒙的继承人,还把女儿孙鲁育嫁给了他。朱据的特点也是为人谦虚,朋友很多,不看重钱财,俸禄赏赐很多但经常不够用。但他也只担任丞相三年年,就卷入了两宫之争被陷害至死。关于朱据,后面会再详细说。
第六任丞相:诸葛恪
这位不用提了,更是被自己性格害死的典型代表,从托孤大臣,到被害身死,宰相生涯永恒地定格在三年。
第七、八任丞相:孙峻、孙綝
这俩属于动乱期的奸臣,被孙家开除出族谱的败类,不说也罢。
后面就是濮阳兴、陆凯、万彧、张悌,这些末期丞相,有一个算一个,都没什么好的结局。濮阳兴被孙皓夷三族;陆凯自己病死但死后家眷被孙皓前往鸟不拉屎的福建南部;万彧被孙皓毒杀未遂,自行了断了;张悌在吴国灭国战中奋勇抗战,为国捐躯。
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,顾雍做官时间之久,位置之稳,人缘之好,堪称三国一绝。遗憾的是,顾雍人再好,也无法填补参战履历的空白。像顾雍这样,遍寻所有相关资料,都找不到一处像样的参战记录这也算是
蝎子粑粑独一份了吧(正史仅提到顾雍代会稽太守时有过"扫平敌寇"。。。完全没有任何借鉴意义)。就连在著名的舌战群儒一节,一向低调的顾雍都没有发言,但其内心还是一个倾向投降的人,对刘备集团的态度也不是很友好的那种。
此外在人际关系方面,顾雍经由张纮推荐入仕东吴,其负责招贤馆的给吴国招揽了很多英才,但由于其寡言保守的性格,也很难说其中谁谁称得上是其基友。人物互动方面,也许会和老师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有些链接,但这种完全脱离主线的链接,又有什么用呢?
虽然演义里顾雍也再重大战役节点时有过谋划,还曾建议截杀回蜀的刘备,但是总的来说顾雍登场的意义真的是太低太低了。顾雍,是好人,是好官,但是不是一个好的无双武将苗子。。。
最后一句,blast中的形象,很好的契合了跟蔡邕学琴这一点,但是人设总有种大长今的既视感,另外男人用琴是不是太娘了?
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:真三国无双7专区
责任编辑:Shy夏夏